首页

搜索 繁体

草民_76(1 / 2)

饶城的富庶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。而且饶城的钱,全都建立在海运码头上面。当地人若是从事原始的捕鱼职业,依旧穷困。而种地,靠海的大都是盐碱地,收成也不用去说它。每年种地的产出,往往还不够交税的。

这就造成了饶城的一种现象,简称暴发户。

是的,饶城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。鲁成找来的这五个人,也是花了大力气的。在饶城能读得起书的人,家里都会有几分家底。这五个人来元家,与其说是来赚钱的,还不如说是来元上师身边刷个脸熟的。

元嘉对人的情绪多敏感啊,几乎立刻就看出来了。这些人要真说实务经验,那是丁点都算不上,而且这心里面的傲气和清高,哪怕再怎么掩饰也遮不住。

元嘉还是花了点时间和五个人一一谈过,然后就让人回去等通知。

鲁成看着元嘉的脸色从和颜悦色到不耐烦,只是短短半个时辰。是的,五个人一一谈过话,连半个时辰都没撑住。哪怕元嘉不说话,鲁成都知道希望渺茫。

元嘉也不多说,将手上的几张纸推过去给鲁成看:“一个时辰,每个人至少写了三大张纸,上面都是修饰,实质性的内容加起来有三句话吗?”

鲁成看过之后,冷汗就挂了下来。但是他也没办法,读书现在基本就是这个路子。元嘉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会认字,偏偏这个要求几乎已经将饶城九成以上的待业人员,全部都否决掉了。

元嘉头疼地揉了揉额角:“这得有多难?鲁成,去庄子上把人叫过来。不就是简单的机械重复,还不信就搞不定了。”

饶城这地面上也不用打太多的交道,他对员工的要求连外语都不用会,这还招不到人了?

庄子上的人很快就到了。当初已经定好了来滨州的人选,自从经历了试验田的事情之后,他们对元嘉更加信服,看着元嘉的眼神中都带着小星星。

元嘉被看得有些不自在,不行,架子得撑住,亲切地问了几句这些人的学习状况,接下来就放在身边针对性培养。

元嘉连夜编写了基础教材,鲁成和鲁安也跟在边上听讲。

两个在鲁家这一代里面算得上是优秀的经商人才,瞬间就疑惑了。账目什么的被这么一整,怎么就那么简单了呢?

而且汇报什么的更加简单,有什么说什么,一件事情讲完,半张纸都不用的。有什么不懂的,聚在一起互相讨论一下,就算找不出应对的方法,也能大概有个方向。

鲁成和鲁安经商多年,还是 逻辑问题

元嘉弄了一条船。

装备名称:渔船

型号:

使用人数≤2人

装备评价:简易

俗称:小舢板

元嘉觉得万事俱备。

鲁成觉得,事情不太妙:“元少,您这是?”

这样的渔船还是为了这次沿岸养殖生蚝和海菜,专门去定制来的。

现在数量不多,元嘉手上的这艘是样品。理论上来说,元嘉怎么研究这条渔船也不为过,毕竟他马上就要向饶城的渔家定制上五十条这样的小渔船。如果这一次验收合格的话,首批就会先交付五条。

其实按照元嘉的意思,最好是首批交付二十条船,这样的话,投入生产也会更加容易一些。但是,饶城吃不下来。

这对于哪怕是海盘镇那样的地方,都是一笔不小的订单。对于饶城来说就更加不容易了。

饶城也是有渔船作坊的,就生产能力来说的话,他们全家应该说是全族只有不到三十个男丁。其实就工艺水准,海船他们造不了,但是在汾宁江上行走的那种客船,他们完全是有能力造出来的。

不是说饶城就这么一家能造船的,但是这一家是最好的,其他的几家,元嘉看过了,到海上哪怕只是沿岸也不行。小渔船看着样子都差不多,但是一下水完全就不一样了。汾宁江虽然也不平静,但是和大海比起来,完全是小巫见大巫。工作生产,安全永远是第一考量。

一艘合格的沿岸小渔船,制作工序绝对简单不到哪里去。虽然这样的小渔船,对他们来说再简单不过。

但是他们现在族中的大半男丁都被征去从军,现在剩下的哪怕连妇人少年一起上,吃下这个订单还是有些困难。

元嘉想了想,将流水线作业的概念提了提,当时看过那渔家眼前一亮,元嘉就知道有戏。手艺人嘛,没一个真的脑子拐不过弯来的。

即便如此,小渔船的交付时间,那边也没有松口,送来样品的时间倒是提早了三天,看得出还精心打磨过了。

鲁成在旁边守着。虽然眼前这位从头到尾都没有说什么,看起来不过是正常的检查,但是时间越长,鲁成就越心慌,总觉得事情不太妙。

终于,元嘉开口了:“通知邱家,照着这艘船的样子,下大货吧。”

邱家就是饶城能造船的人家。以往,他们的水平好,一艘渔船造好了之后,基本上不出什么意外,最起码也能用上十几二十年。上桐油之类的事情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